门禁卡是小区重要的安全防线
最近,上海市民王女士
却因它而心神不宁
王女士告诉记者,她无意中发现,在“闲鱼”等二手平台上,不少卖家正在提供门禁卡复制业务!
询问部分卖家后得知,买家必须提供门禁卡原卡,交由卖家复制,否则不提供服务。
卖家解释,自己购买复制卡片的设备是出于兴趣,并非商业用途,而且“小区物业和配钥匙的商家要价太高了”,提供复制业务是为了“服务周边居民”。
除了这类卖家,王女士还发现有的卖家直接出售现成的小区门禁卡,让她对小区居民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。
这些“网购”的门禁卡
真能随意出入对应小区吗?
记者注意到一个位于静安区的卖家,其在商品主页中详细罗列了“共XX村”“曲XX弄”等不同的13个小区名,并称以上小区的“通卡”都可购买。
记者表示要一起购买5张门禁卡,并约在彭浦新村街道临汾路曲沃路交叉口见面交易。交易当天,卖家如约而至,除了约定好的5张门禁卡,还送了1张另一个小区的门禁卡,以150元的总价一并出售。卖家透露自己是一名房产中介,而这些卡片是他“从物业公司高价购买来的”。
记者随后进入小区尝试发现,卡片贴上门口的刷卡区域后,对应的单元门都应声打开。
对于网上出售的门禁卡,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称,业主或租户搬家后,物业不负责回收门卡,他们知道网上有人转卖的情况,但物业并无执法权,只好任其发生。
任意复制门禁卡
并通过网络公开销售给任意身份的买家
是否侵犯业主权益?
又是否违反法律法规?
对此,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、律师邢鑫指出,如果售卖人明知购买者意图用于非法活动如入户盗窃、骚扰等,仍向其售卖门禁卡,属于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助行为,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此外,在二手平台的社区信息发布规范中,涉及人身隐私、安全类的部分商品属于禁止发布的信息,其中包括侵犯个人隐私类的数据、服务、软件、设备等。平台也应当担负起监管责任,杜绝门禁卡相关商品的售卖行为。
炒股配资首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