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三国演义》里,关羽失荆州的事件成为了历史上的经典桥段,这一情节发生在公元219年。那时,东吴将领吕蒙带领兵马,通过伪装成百姓的方式偷渡长江,悄悄地接近了荆州。蜀汉的防线瞬间瓦解,关羽一心专注于樊城的防守,未能及时察觉东吴的偷袭。得知江陵被敌军攻占后,关羽急忙带领部队撤退,希望赶回防守荆州,然而敌人已经切断了他的退路。最终,关羽被迫撤退至麦城,不久便在这里败北,被吕蒙俘虏并遭杀害。然而,作为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,吕蒙却在庆功宴上突然去世。那么,吕蒙的死因究竟是什么呢?
一、关羽亡魂索命
《三国演义》中给出的解释较为神秘,认为吕蒙的死因与关羽的冤魂有关。故事描述了吕蒙在战后被孙权设宴庆功时,忽然举杯欲饮时,面色大变,摔杯掷地,愤怒地抓住孙权,口中叫骂:“碧眼小儿!紫髯鼠辈!还识得我吗?”接着,吕蒙气急攻心,似乎被某种力量驱使,顿时失去控制,坐上孙权的座位,目露凶光,神态异常。众将士惊恐万分,纷纷跪拜。而在这片混乱中,吕蒙突然七窍流血而死。整个场面令人毛骨悚然,让所有在场之人都心生恐惧,似乎是关羽的幽魂最终来索命。尽管这一说法充满了戏剧性和神秘色彩,但却缺乏实质证据。
展开剩余66%二、吕蒙被孙权毒杀
另一种说法认为,吕蒙的死并非鬼魂作祟,而是孙权为消除后患,悄然下毒所致。吕蒙虽然在夺取荆州后立下赫赫战功,但他击败关羽的举动无疑让刘备心生报复之意。为了防止刘备有所反击,孙权或许认为有必要除掉吕蒙,以避免他日引火烧身。更有分析指出,吕蒙虽然获得了战功,但因与孙权亲近的周瑜关系不佳,吕蒙可能通过功劳争取到更多的权力,从而加深了孙权的忌惮。因此,孙权可能通过宴会的形式,借庆功之名给吕蒙下毒。然而,史料显示,吕蒙死后,孙权大力支持他,甚至给予了他丰厚的赏赐,显示出孙权并无想要加害吕蒙的迹象。这让“毒死吕蒙”的说法显得不那么有根据。
三、积劳成疾而死
最后,历史上最为普遍的解释是吕蒙因长年征战、劳累过度而死。据《三国志》记载,吕蒙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战斗与艰难,身体早已有诸多病根。在偷袭荆州之前,吕蒙曾因身体不适向孙权请假休养,表明他早已病入膏肓。尽管吕蒙赢得了荆州,并得到孙权的重用,孙权甚至为他找来许多名医治疗,但吕蒙的健康状况依然未能得到有效恢复,最终导致早逝。吕蒙死后,孙权对此极为痛惜,因吕蒙在东吴的地位不可小觑。史书记载,孙权悲痛至极,食不下咽,夜不能寐,体现了他对这位得力大将的深厚感情。因此,吕蒙之死更有可能是由于长期劳累导致的自然死亡,这一说法也最为合理。
总的来说,吕蒙的死因有着不同的解释,但无论是哪一种,都深刻揭示了那个时代的复杂人性与历史的无情。吕蒙的一生无疑是辉煌的,他不仅战功赫赫,也深得孙权的信任。对于他最终的死因,我们只能在众多猜测中寻找线索,而每一种解释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解读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配资首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